不拍视频的摄影师凭啥为相机的视频功能买单?事实是…
关注并标星摄像人网
有器材也有技术 有视野也有深度
佳能EOS R5高端视频功能的不断曝光,在占领用户眼球和话题的同时,也引起了争议——并不是每个人都对此感到激动和满意。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持负面看法的用户是只拍照片不拍视频的摄影师,因为当前几乎所有的主流相机产品都拥有视频功能,而他们认为自己购买相机的成本中,有一部分花在了这些自己用不上的功能上。
国内外的社交媒体上这种观点不在少数,比较集中的呼声是:不拍视频的摄影师凭什么为相机的视频功能买单?为什么厂商就不能推出一款纯拍照的相机,去除花哨的视频功能,然后卖得更便宜?
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但相机市场出现当前这样的局面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事实上照片摄影师并没有多花冤枉钱,而且去掉视频功能的相机也未必会便宜……Richard Butler专门撰文探讨了这个问题,我们提炼了一下他的分析,并加入了一些我们的思考。
几乎所有相机制造商都如此关注视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有着广阔的提升空间。当今的图像传感器已经足够好,它们的效率非常高,读取噪声也很低,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太可能看到数字摄影在早期数字时代所能实现的跨越式进步。
取而代之的是,目前取得的大多数进展都在读取速度和处理能力方面。而这些进步的外在表现是更好的自动对焦性能,多重拍摄功能和更强大的视频功能。这也是大多数评测文章总在自动对焦和视频功能上花费较大篇幅的原因:因为这些领域可以产生重大提升,且机型之间存在差异,有进行比较的价值。
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视频功能有没有占用额外的硬件,答案是:没有。换言之,实现视频功能的任何硬件和技术都是高端拍照功能所必须的,所以除非你能接受拍照功能的缩水,不然即使根据摄影师朋友们的要求阉割掉了视频功能,仍无法降低硬件成本。
举个例子,松下Lumix G9(上图)在发布时被宣传为“终极拍照相机”,它主打强大的拍照功能,而视频功能仅仅是基础水平。但后续松下为其进行了免费的重大升级,添加了10-bit 4:2:2的4K内录和输出,可变帧率拍摄和HDR功能等,使其成为了一款颇为强大的视频相机,没有任何硬件方面的改动。
既然硬件成本是固定的,有没有视频功能完全取决于固件,开发具有视频功能的固件无疑比开发一个纯拍照的固件更复杂,花费的成本也更大,而这部分成本又是所有用户共同承担的,难道照片摄影师没有多花冤枉钱吗?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确实,上面的说法都对,但结果却是相反的,正是因为厂商多花钱开发了具有视频功能的固件,照片摄影师非但没有多花钱,还省钱了。
由于智能手机的竞争,相机产品的市场正逐年萎缩,而社交媒体及VLog的兴起,以及视频制作行业的发展,用户对视频相机的需求却是逐年提高的。为相机增加视频功能虽然多点成本,但可以大大扩展产品的用户面,只要开发成本的增加幅度控制在低于用户面扩展系数的水平之下,最终开发费用可以分摊得更薄,每个购买者所要承担的部分也就越小。
用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打个比方,如果开发一款纯拍照相机的固件成本是100元,这时有10个用户购买,每人分担10元。而增加视频功能后总固件开发成本变成了150元,但多吸引了10个视频用户购买,每个人就只需要承担7.5元。这样一说,应该学渣也能够理解吧。
而如果将摄影与视频两种相机版本区分开,还不只是开发成本均摊的问题,其他成本也会上升。包括营销费用的增加,因为你需要向全球用户解释两者的差异。还有生产计划和供应链的复杂化,因为你将面对如何平衡两个型号生产数量的问题,你不希望其中一种缺货而另一种滞销……总之,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对于厂商来说,最好的方式还是将功能合为一体,并尽可能获得最广泛的用户。
综上所述,相机的视频功能只会越来越普及,这是对各方都有好处的一种趋势。但是,纯拍照的相机也不会消亡,只是大部分人可能买不起。比如徕卡、哈苏、飞思……虽然他们的一些型号也开始拥抱视频,但他们仍旧会生产那些主打拍照的机型。因为对这些产品的用户来说,视频功能不是卖点,添加视频功能反而会降低它的吸引力。同时这部分用户对价格也并没有那么敏感。
只拍照片不拍视频的摄影师们无需抱怨,视频功能并没有实质上损害到你的利益。即使存在极少数价格超高的高端视频相机(比如EOS 1D-C)也并不是以拍照用户作为目标客户的,照片摄影师完全能够轻易找到更便宜的替代产品。
更多阅读
上期焦点:相机加哑铃,手持拍摄更质感?
热门回顾:官方确认:ARRI下一款摄影机将是…